
前言:
現學現用欄目在每周五推出。人民幣一度跌破7.2;英鎊大跌和美元接近平價,創37年來歷史低點;道瓊斯指數創下年內新低;A股正在走向年內新低。金融市場明顯進入到混亂期,怎麼看?怎麼辦?
下跌的根源
天下熙熙皆為利來,天下往往皆為利往。下跌是利益使然。
最新的美元利率是3.25%,三年期美債收益率超過4%,這代表了美元的無風險收益率。在疫情肆虐,整體經濟形勢低迷的背景下,超過3%的無風險收益率太誘人。各國資金外流(包括股市資金),回流美國去賺取高收益。造成了各主要國家股市下跌,非美貨幣貶值。
決定美元無風險收益率的是聯準會。聯儲已經兩次升息75個基點,在最新9月利率決議中再度升息75個基點。並且點陣圖暗示,11月利率決議還要再升息75個基點。升息,以及升息預期都被打滿。
所以我們看到,在聯準會9月利率決議之後,非美貨幣加速貶值。其中尤為市場關注的,包括人民幣,英鎊,日圓等。
各自的不幸
不幸的貨幣,各有各的不幸。
人民幣的下跌,和國內貨幣政策息息相關。從8月開始,中國央行執行了寬松的貨幣政策,連續推出降息、降准等政策。寬松的貨幣政策和聯準會收緊的貨幣政策反向而行,人民幣的超跌也在所難免了。